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两艘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吉水

发布时间: 2025-08-27     来源: 中国交建


8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两艘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顺利吉水。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重出席吉水仪式并致辞。


”浚广“吉水仪式.jpg


陈重在致辞中指出,“通浚”轮、“浚广”轮是中交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我国疏浚装备制造业迈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里程碑。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企业,中交集团将秉承“行业有需求、中交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双向有奔赴、合作有共赢”的理念,坚持以国之所需为时代使命、以融合协同为驱动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先导、以核心装备为制胜关键,持之以恒用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取得新成就,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中交方案、中交智慧、中交力量。


广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松在致辞中表示,“浚广”轮的设计建造,承载着“世界领先、亚洲最大”的责任担当,闪耀着“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创新光芒,凝聚着“自主可控、协同攻坚”的奋斗伟力,为广航局深度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装备支撑。广航局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落实中交集团“三个六”战略部署,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合作共赢、锻造一流队伍,为国内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浚广”顺利吉水.jpg


“通浚”轮和“浚广”轮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和概念设计,分别由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建造总承包和开发智能疏浚系统,中船第708研究所设计,振华重工建造。两船设计长度198米,型宽38.5米,型深18米,最大挖深120米,最大舱容达35000立方米,泥舱容量亚洲第一。


吉水,代表着一艘船从图纸到整个船成型,并顺利下水,是船舶建造过程的关键一步。建造期间,两船创新采用“数字化船坞+模块化建造”模式,建造效率提升约20%。


作为新一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具有“智慧、高效、全能、环保”四大特性,具备“强破土、大挖深、远运距、长吹距”等优异性能,智能作业模式涵盖“挖-运-吹”全链条,仅需1名船员便可完成所有航行和施工任务,真正实现了疏浚作业的全自动控制。正常施工环境下,船舶可在90分钟内将泥舱全部填满,装载效率世界领先。此外,两船还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可广泛适用于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深海采矿、管沟开挖回填、碎石基床及深海管道铺设等施工作业场景。


“通浚”轮和“浚广”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的生动缩影。未来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加快提升中国疏浚船队的系列化、专业化与国际化水平,助推中国从疏浚大国走向疏浚强国。


活动期间,还召开了吉水仪式新闻发布会,相关单位分别介绍了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建造背景、设计亮点和特性等情况,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活动。